11月15日,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财政厅资助的惠民演出项目——大型秦腔现代戏《陕北往事》在学校大学生活动中心进行了两场演出,百年剧社三意社为培华戏迷们献上了一场“开冬大戏”。安博·体育,(中国)网站首页校长李映方及各学院师生代表1000余人观看了演出,并对该剧给予高度评价。
西安三意社创排的秦腔红色现代戏《陕北往事》,以我党在延安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开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时代背景,通过讲述延河岸边小村子里马茹子、石大壮、苏小雅等几个普通人物的命运纠葛,展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重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的革命奋斗史及党和人民的鱼水情。该剧用舞台剧的表现形式,把革命历史文化与陕北传统文化以及人性大爱结合起来,以开阔的视野、敏锐的触角,刻画了一个个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书写了陕北儿女可歌可泣的奋斗史。从幕后到台前,可谓汇聚了一支“最强班底”,该剧编剧党小黄是国家一级编剧,作品曾荣获文华大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执导该剧的则是国家一级导演、西安三意社有限公司总经理何红星。该剧斩获“文华优秀剧目奖”“文华优秀音乐奖”。
整场剧高潮迭起,掌声不断,学校师生被精彩的剧情、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配乐深深吸引。他们感受着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时而捧腹大笑,时而为主人公的遭遇而暗暗紧张,甚至潸然泪下,沉浸在戏曲的世界里,近距离欣赏了戏曲文化的魅力,用心感受了一场戏曲视听盛宴,领略到了秦腔艺术独特之美,同时增强了师生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从八百里秦川到千里陇原,从宁夏平原到青海湖畔,秦腔豪迈、粗犷、悲怆的腔调回荡在大西北的天空,积淀在西北人的血脉中,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我们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秦腔,让秦腔的艺术魅力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高雅艺术进校园” 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而实施的一项重大工程。该项目由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共同主办,旨在发挥艺术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引领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构建精神家园,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戏曲进校园,文化育人心。此次活动精彩纷呈,将戏曲艺术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为学校美育工作开辟出了新的路径。同时丰富了广大师生校园文化生活,激发了学生们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尊重和热爱。学校将继续聚焦师生需求,创新活动方式,引领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三意社为秦腔班社,其前身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秦腔艺人苏长泰(陕西商州人)创建于华阴的“长庆班”,不久解散。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西安东关恢复,时谓“份子班”,演员临时约请,戏箱临时租赁。民国二年(1913)曾入榛苓班。民国四年(1915),苏长泰与徒弟耶金山重新组建长庆班,初期除招收第一期甲、乙两班学生外,演员全是招聘来的江湖艺人,像葫芦儿、张寿全、阎全德、水娃子、冉娃子、李云亭、三斗金、梁箴、王德孝等人,也多系秦腔名角,又各有拿手戏,所演剧目有《安安送米》《逃楚国》《紫霞宫》《二虎山》《四进士》《杀驿》等,每日午、晚两场,是西安最上座的班社之一。